You are here

改善天水圍高危家庭福利服務的意見書

日期: 
2007.10.30

和諧之家

對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

處理家庭暴力的策略和措施小組委員會有關

改善天水圍高危家庭福利服務的意見書

(2007年10月30日)

 

天水圍的現況

據政府統計處2006年中期人口統計報告顯示直至 2006 年止,天水圍人口為268922人。 超過六成人口居住於公共房屋單位。 超過6萬多人為居港不足10年的新移民人士,比率較全港人口的新移民為高。 而家庭每月收入的中位為$ 13,750,較全港的家庭收入中位數17,250為低。


天水圍人口多,人口增長率高,超越新城市規劃的10萬人口的理想,公屋大量興建,新移民、少數族裔等弱勢家庭眾多,缺乏社區設施,地區支援薄弱,容易造成社會問題。在城市規劃及配套欠佳的條件下,天水圍難免是高危社區問題城市之一。過去天水圍都有不少倫常慘劇發生,以下是公屋家庭為主的事件:

 

1999年6月9日:男戶主債台高築,與妻子在天瑞?寓所燒炭自殺,三名8至11歲兒子同死。

  • 2001年9月3日:一名女子遭丈夫要求離婚,在天麗苑28樓住所焗死6歲兒子後跳樓。
  • 2002年4月13日:產後抑鬱少婦在天富苑住所把3月大兒子從38樓擲下地面,後跳樓自殺。
  • 2004年4月11日:綜援家庭男戶主在天恆?住所殺死妻子和一對6歲孖女後自殺身亡。
  • 2006年7月4日:三名31至39歲女子集體在其中一人的天華?住所仰藥、割脈和燒炭自殺身亡。
  • 2007年10月14日:女子給安眠藥兩名子女服用,後用繩索綑綁子女手腳,先後將兩人從天耀?耀豐樓窗戶拋下樓,然後再跳樓自殺,母子三人當場死亡。

究竟我們可以怎麼從慘劇中取得教訓?和諧之家作為從事家庭暴力工作22年的團體,我們有以下對天水圍高危福利家庭的建議:

 

A) 減少對天水圍負面的標籤(Labelling):

倫常慘劇不是天水圍社區的專利,社區問題更不是個人及單一界別的責任,無謂的標籤只會增加居民不必要的壓力,對解決問題無補於事。我們認為必須增強宣傳及教育,重點推廣天水圍作為一個自強不息,及群策群力的社會。同時,政府亦應將大型基建投放在此,增加就業機會,改善交通設施等,以肯定政府的決心。這樣,居民才會愛這社區更多,從而建立更多對社區的歸屬感。

 

參考07至08剛公佈的施政報告,特首重點發展未來基建,預算的開支共2500億。反觀07-08年度財政預算,政府投放在社會福利開支只有340億,遠低於基建的投資。

B) 資源投放

1) 增加24小時家庭危機支援熱線

24小時熱線服務於家庭危機時發揮重要的作用,要增強24小時危機支援,政府應積極考慮投放資源,利用現時4所庇護中心的24小時熱線,增加資源,加強危機的支援。

 

2) 建立鄰里互助網絡的重要性

當家庭暴力發生時,鄰舍往往是最先發現暴力事件的來龍去脈,亦是最能發揮提早介入的角色,鄰里守望是預防家庭暴力的最佳良藥。因此我們促請政府增撥資源以肯定建立鄰里互助網絡的重要性。

 

在建立社區的資本上需要一點一滴的累積,不能單從用經濟效益,計算經濟成本來衡量。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在這方面需要重新檢視其運作模式及準則,加強資助鄰舍互助網絡的計劃。由2002年基金開展至現在,基金成功批核的款項只有1億4千多萬,還未達預計於3年期限內撥款資助社區發展項目之5成。

 

C) 促請落實地區福利服務協調委員會的工作

地區福利服務協調委員會的工作一方面是配合中央的策略而規劃地區福利,另一方面,亦須將地區前線觀察到的社會需要及問題向中央反映,以達到上情下達及下情上達的果效。 然而,按目前的地區協調及溝通工作,我們仍認為有很多改善的空間,因為目前參與機構只能按工能分組,例如家庭、青少年或復康等,未必能整全地為社區計劃作出全面的意見,容易令服務割裂。 此外,議會的溝通工作流於各自交待自己的工作,缺乏深入討論而且落實行動,致使工作流於表面。

我們期待將要落實的「家庭事務委員會」能發揮協調的功能,令政策背後的助人理念得以落實,幫助到真正受家暴影響的市民。

 

總結:

若政府肯定「人」是社會重要的資產,「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社會福利政策及服務設計,應該針對社會的特色及人的需要而設計。增撥資源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希望政府妥善運用資源,重視人及個別社區的需要。

通訊處:

賽馬會和諧一心家暴防治中心──社區教育及資源服務

電話:2342-0072

傳真:2304-7783

電郵:hhcerc@harmonyhousehk.org